- 《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重磅發布!深入研究校園如何實現零碳排放
- 國家能源局章建華:加快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 為什么要去落后產能?請看看我國煤炭開采落后到什么程度-超低的回采率,其浪費等于四個神華一年的煤炭產量(17億噸)
- 各產業碳排放現狀及科技支撐碳中和實現路徑
- 如何貫徹落實《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 履約后控排企業的總結篇——碳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 關于組織開展北京市2018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培訓工作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 | 38項措施落實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
- 為什么最近清潔能源上網不再被集中吐嘈?-國家電網自我革命,這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新舉措正一個個完成!
為什么要去落后產能?請看看我國煤炭開采落后到什么程度-超低的回采率,其浪費等于四個神華一年的煤炭產量(17億噸)
發布時間:2018-03-28 10:07:45中國一直被視為“富煤少油”的國家,這個“富”總容易讓人忽視一個問題,就是“浪費”。中國煤炭浪費主要表現在采,按照現在每年的煤炭產量,因為采而造成的煤炭浪費高達。
1.煤炭占全國能源消費的62%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能源消費結構則比較均衡,石油基本上是各國的主要能源,但其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一般在30%~40%左右,比例高一些的國家在50%左右,低一些的國家在20%左右。
煤炭在世界其他國家的能源消費總量中僅占到10%或20%左右,僅有產煤大國——澳大利亞的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3.4%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煤炭消耗量連續三年出現下跌。然而下跌之后煤炭在全國各類能源占消費總量仍達62.0%,比另外一個產煤大國澳大利還要高出近20%。
2.火力發電仍是消費主力
截至 2017年 9 月,下游各領域消費量分別為電力(14.1 億噸,-0.02%)、冶金(5 億噸,+0.2%)、建材(2.3億噸,-37.9%)、供熱(1.6億噸,+7.8%)、化工(1.3 億噸,-13.5%)和其他行業耗煤量(4.3 億噸,+219.5%)。下游電力和冶金行業耗煤量占重要比例。
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現年產量超過34億噸,2016年全球煤炭產量74.6億噸。全世界有近 1/2 的煤是從中國的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但是,每年我們所實際付出的,遠不止34億噸的煤炭資源。
作為一個能源緊缺的國家,我國的能源浪費十分嚴重,單位能耗所創造的財富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1.回采率“低的可憐”
由于技術設備和采礦方法落后,中國煤礦的回采率長期在低水平徘徊,特別是數不勝數、遍布全國的小煤礦、小煤窯,更是大手大腳,無情地“蠶食”著煤炭資源。
據統計,中國國有大型煤礦的平均回采率大約在40%左右,鄉鎮、集體和個體小煤礦的平均回采率更是可憐的20%左右。而發達國家煤炭資源的總體回收率達60%至70%。
2.政策要求的“缺失”
最近幾年,我國煤炭資源的回采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據部分煤炭機構調查顯示,全國各省區煤炭資源的回采率仍平均只有30-50%左右。
國家發改委下發《生產煤礦回采率管理暫行規定》:
煤礦煤層厚度大于3.5米的、采區回采率必須大于75%,煤層厚度小于1.3米的須大于85%,煤層厚度介于1.3與3.5米之間的大于80%;
露天煤礦煤層厚度小于1.3米的、采區回采率必須大于70%,煤層厚度介于1.3到3.5米之間的大于80%,3.5到6.0米之間的大于85%,超過6米的須大于95%。
同時要求:煤礦企業應當根據地質條件和煤層賦存狀況,選擇合理的采煤方法,不得吃肥丟瘦、浪費煤炭資源。
剖析來看,規定只對所采煤層有具體要求,而對煤田整體回采率卻沒有明確要求,這也是煤田整體回踩率低的原因所在。
3.企業“利潤最大”
陜西、內蒙古、新疆的大部分煤礦煤層都屬中厚到特厚煤層,有的煤層厚達十幾米。但出于效益最大化考慮,許多企業開采是從煤層中間開挖,只吃“白菜心”,從而導致大量的資源白白浪費了。
小煤礦的浪費更加驚人。陜西省有一個地方小煤礦資源量800多萬噸,開采不到4年就因井下巷道混亂而停產,累計采煤不到6萬噸,資源回采率還不到1%。
4.驚人的浪費量
2016年我國原煤產量為34.1億噸,按目前的回采率,以這一產量計算,我國2016年煤炭資源因回采率低造成的損失量,應該在34億噸左右。即使打五折,2016年我國煤炭資源開采的損失量,仍將超過17億噸。
17億噸,什么概念?神華2016年煤炭產量4.3億噸。17億噸相當于近4個神華集團一年的煤炭產量。
1.政策指引,繼續去產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的目標。在煤炭去產能過程中,聚焦在落后產能淘汰上,大量的落后產能煤礦關閉退出。從煤礦數量上來看,2013~2015年,我國煤礦數量分別為1.2萬處、1.1萬處、1.08萬處。
數據顯示,2016年退出資源枯竭、長期虧損、安全基礎差的煤礦就達2000處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國煤礦數量已經下降為7000處左右。
2.優化能源消費比例
從數據來看,2013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65.9%。2014年全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2.5%左右,出現了本世紀以來煤炭產量的首次下滑,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也從2013年的65.9%下降至64.2%。初步核算,2017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4%,比2016年下降1.6個百分點。
3.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以及煤炭資源獲取的可靠性、價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潔凈性,決定了在今后較長時期內,煤炭仍然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基石。推進煤炭洗選和提質加工是煤炭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