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重磅發布!深入研究校園如何實現零碳排放
- 國家能源局章建華:加快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 為什么要去落后產能?請看看我國煤炭開采落后到什么程度-超低的回采率,其浪費等于四個神華一年的煤炭產量(17億噸)
- 各產業碳排放現狀及科技支撐碳中和實現路徑
- 如何貫徹落實《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 履約后控排企業的總結篇——碳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 關于組織開展北京市2018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培訓工作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 | 38項措施落實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
- 為什么最近清潔能源上網不再被集中吐嘈?-國家電網自我革命,這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新舉措正一個個完成!
《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重磅發布!深入研究校園如何實現零碳排放
發布時間:2021-11-10 09:39:44
2021年11月8日,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中國科學院大學指導,中國投資協會主辦的“2021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作為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高端配套活動之一,大會云集來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投資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的高級別代表200余人,共同探討“雙碳目標”背景下和綠色投資引領下的零碳科技創新與零碳產業發展。

2020年1月,中國投資協會牽頭發起《零碳中國倡議》,并在倡議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研究。校園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機構,具備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大、社會影響較大等特殊鮮明的特點,以高校校園為代表的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相對集中的場景和區域是打造零碳示范項目、推廣零碳技術應用和探索零碳解決方案的重要領域,也是未來打造零碳城市的縮影,探索零碳校園的實施路徑對推動實現碳中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編制了《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簡稱《藍皮書》),并在“2021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隆重發布了《藍皮書》的執行摘要。

零碳校園是指在“雙碳目標”的指導下,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遵循生態學原理和人與自然協調的原則,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和建設實施,形成體現校園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校園生態系統,旨在把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中去,對我國高校建設低碳校園提供參考,從而將低碳的理念和模式推廣至其它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其總體目標是的總體目標是建設零碳智慧校園能源體系,未來校園的零碳智慧能源體系應實現“安全可靠、零碳智慧”兩個目標,需具備“零碳能源供應、多能互補協同、能效綜合最優、數字全面賦能、跨界模式創新”五大特征,應提升“零碳轉型、能源轉型、數字化轉型”三元轉型核心能力,通過“能源流、碳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四流融合推動零碳校園的智慧能源體系建設的發展路徑。
《藍皮書》對我國高校碳排放現狀和高校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和梳理,對不同校園規模、所處地區、人口密度、校園建筑類型等的能耗和碳排放特點進行了分析,提出從規劃與生態、能源與資源、環境與健康、運行與管理和教育與推廣等五個方面進行零碳校園的整體規劃,并從建筑、水資源、集中供暖、道路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校園碳減排的實施路徑?!端{皮書》初步從建筑、交通、水資源、廢棄物、道路設施、綠色空間等方面進行了校園碳排放統計方法的研究和探討,并對綠色校園評價標準、美國 LEED-ND 評估體系、英國 Breeam 評價體系等現有標準和評價體系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為零碳校園評價體系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附:藍皮書全文截圖和下載鏈接



















2020年1月,中國投資協會牽頭發起《零碳中國倡議》,并在倡議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研究。校園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機構,具備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大、社會影響較大等特殊鮮明的特點,以高校校園為代表的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相對集中的場景和區域是打造零碳示范項目、推廣零碳技術應用和探索零碳解決方案的重要領域,也是未來打造零碳城市的縮影,探索零碳校園的實施路徑對推動實現碳中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編制了《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簡稱《藍皮書》),并在“2021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隆重發布了《藍皮書》的執行摘要。

零碳校園是指在“雙碳目標”的指導下,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遵循生態學原理和人與自然協調的原則,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和建設實施,形成體現校園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校園生態系統,旨在把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中去,對我國高校建設低碳校園提供參考,從而將低碳的理念和模式推廣至其它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其總體目標是的總體目標是建設零碳智慧校園能源體系,未來校園的零碳智慧能源體系應實現“安全可靠、零碳智慧”兩個目標,需具備“零碳能源供應、多能互補協同、能效綜合最優、數字全面賦能、跨界模式創新”五大特征,應提升“零碳轉型、能源轉型、數字化轉型”三元轉型核心能力,通過“能源流、碳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四流融合推動零碳校園的智慧能源體系建設的發展路徑。
《藍皮書》對我國高校碳排放現狀和高校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和梳理,對不同校園規模、所處地區、人口密度、校園建筑類型等的能耗和碳排放特點進行了分析,提出從規劃與生態、能源與資源、環境與健康、運行與管理和教育與推廣等五個方面進行零碳校園的整體規劃,并從建筑、水資源、集中供暖、道路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校園碳減排的實施路徑?!端{皮書》初步從建筑、交通、水資源、廢棄物、道路設施、綠色空間等方面進行了校園碳排放統計方法的研究和探討,并對綠色校園評價標準、美國 LEED-ND 評估體系、英國 Breeam 評價體系等現有標準和評價體系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為零碳校園評價體系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附:藍皮書全文截圖和下載鏈接


















2021-11-10 09: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