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中國·零碳校園藍皮書》重磅發布!深入研究校園如何實現零碳排放
- 國家能源局章建華:加快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 為什么要去落后產能?請看看我國煤炭開采落后到什么程度-超低的回采率,其浪費等于四個神華一年的煤炭產量(17億噸)
- 各產業碳排放現狀及科技支撐碳中和實現路徑
- 如何貫徹落實《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 履約后控排企業的總結篇——碳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 關于組織開展北京市2018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培訓工作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 | 38項措施落實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
- 為什么最近清潔能源上網不再被集中吐嘈?-國家電網自我革命,這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新舉措正一個個完成!
6000萬噸CCER被用于碳市場履約,為減排項目業主帶來約20億元收益
發布時間:2022-05-30 17:51:17
據張昕團隊統計,目前約6000萬噸CCER已被用于試點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配額清繳履約抵消。張昕表示,這些用于抵消的CCER不但直接為重點排放單位降低了配額清繳履約經濟負擔,也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直接帶來經濟激勵約20億元。
5月26日,由北京綠色交易所和美國環保協會(EDF)聯合舉辦的“‘雙碳’目標下的國家自愿減排市場展望”圓桌論壇在線上舉行。該論壇旨在推動我國自愿減排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創新。
作為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的研究者和建設的親歷者,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回顧了十年來我國自愿減排交易體系的建設歷程與成就。他表示,經過主管部門多年大量細致探索性的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項目審定和減排量核證,CCER注冊登記管理、交易管理等一套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體系。
據張昕團隊統計,目前約6000萬噸CCER(國家核證自愿碳減排量)已被用于試點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配額清繳履約抵消,特別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約3400萬噸CCER被用于配額清繳履約抵消。
張昕表示,這些用于抵消的CCER不但直接為重點排放單位降低了配額清繳履約經濟負擔,也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直接帶來經濟激勵約20億元。CCER為多元化、市場化推動全社會低成本實現碳減排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十年來,國內在不斷發展建設自愿減排市場。自2012年《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中國自愿減排市場搭建了相對完善的運行管理體系,中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也在持續開展,并在2021年底全國碳配額市場抵銷履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昕指出,未來10年溫室氣體減排交易機制將服務于“雙碳”目標,圍繞著降碳、減污、擴綠和增長的協同增效不斷建設完善。
為了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張昕認為目前還要做好五項工作,包括優化完善方法學、加強對審定與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管、充分發揮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機制對參與主體的經濟激勵作用、加強全體系信息披露和聯合懲戒制度建設、探索國際接軌并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表示,一直以來,自愿減排市場都備受關注,究竟是鼓勵“高數量”的減排,還是注重“高質量”的減排也一直是自愿減排市場的熱點問題。他認為,“高數量”是必要的途徑,但“高質量”的減排量才是未來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根本需求,只有“高質量”的自愿減排量才能堅實地助力各國和各個企業實現氣候目標。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5月26日,由北京綠色交易所和美國環保協會(EDF)聯合舉辦的“‘雙碳’目標下的國家自愿減排市場展望”圓桌論壇在線上舉行。該論壇旨在推動我國自愿減排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創新。
作為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的研究者和建設的親歷者,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回顧了十年來我國自愿減排交易體系的建設歷程與成就。他表示,經過主管部門多年大量細致探索性的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項目審定和減排量核證,CCER注冊登記管理、交易管理等一套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體系。
據張昕團隊統計,目前約6000萬噸CCER(國家核證自愿碳減排量)已被用于試點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配額清繳履約抵消,特別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約3400萬噸CCER被用于配額清繳履約抵消。
張昕表示,這些用于抵消的CCER不但直接為重點排放單位降低了配額清繳履約經濟負擔,也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直接帶來經濟激勵約20億元。CCER為多元化、市場化推動全社會低成本實現碳減排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十年來,國內在不斷發展建設自愿減排市場。自2012年《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中國自愿減排市場搭建了相對完善的運行管理體系,中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也在持續開展,并在2021年底全國碳配額市場抵銷履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昕指出,未來10年溫室氣體減排交易機制將服務于“雙碳”目標,圍繞著降碳、減污、擴綠和增長的協同增效不斷建設完善。
為了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張昕認為目前還要做好五項工作,包括優化完善方法學、加強對審定與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管、充分發揮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機制對參與主體的經濟激勵作用、加強全體系信息披露和聯合懲戒制度建設、探索國際接軌并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表示,一直以來,自愿減排市場都備受關注,究竟是鼓勵“高數量”的減排,還是注重“高質量”的減排也一直是自愿減排市場的熱點問題。他認為,“高數量”是必要的途徑,但“高質量”的減排量才是未來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根本需求,只有“高質量”的自愿減排量才能堅實地助力各國和各個企業實現氣候目標。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2022-05-30 17:51:17